专稿:近年来,阜阳市颍泉区以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、懂技术、善经营、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为重点,大力实施“皖北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工程”, 2013年颍泉区共投入15.5万元,分两期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50人和种粮大户50人,培育了一大批农业实用人才,为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。
创新工作机制,规范培训管理。一是组织机构健全。成立由区委组织部牵头,区农委配合的领导小组,建立职责明确、分工负责的管理机制,共同组织实施,共同监督管理。二是制度规范完善。制定培训工程项目监督管理制度、资金管理制度、台账管理制度,做到培训活动的规范化、制度化。三是优选培训机构。一期选择在多年承担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颍泉区农广校举办,二期选择在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交流中心举办。四是制定合理方案。及时制定具有操作性、科学性、实践性的实施方案,保证培训工作有力、有序、有效开展。
严把培训关口,确保培训效果。一是严把入口关。选择合适的培训对象,对参训对象年龄结构、文化层次、规模经营情况进行严格规定。二是严把培训关。加强培训过程管理,重点落实监督检查制度,随班听课制度、台账管理制度等。根据培训对象、主导产业,确定培训内容,制定针对性、实用性强的培训菜单。三是严把师资关。根据不同专业聘请了高规格的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授课,确保了培训效果。四是做好结合关。在实施培训中,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课堂教学与学习考察相结合,保证培训效果。
内容丰富实用,培训成效显著。一是为农业丰收提供科技支撑。培训紧紧围绕现代农业、重点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外出学习培训,突出了重点人群、重点技术、重点时节,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培养造就了一批懂技术、善经营、会管理、水平高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技术骨干。二是培育了一批农业经营主体。通过全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的示范带动,全区已发展规模经营种植大户553户,家庭农场59户,农民专业合作社376个,市级龙头企业38家,受训人员人均收入都在16200元以上。三是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。通过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的培训,农民对党的惠民政策的知晓度、满意度、支持度进一步提升。(作者:冯震)
责任编辑:许俊香